EPSPS是叶绿体中的一种酶,它能催化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;草甘膦是一种除草剂,它能竞争性抑制EPSPS的作用,而使植物死亡。
(1)普通大豆施用草甘膦之后,电镜下可以看到叶绿体很快变形,其原因是氨基酸合成受阻直接影响了 
的合成,使叶绿体内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膨胀、破裂,导致其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从而使植物死亡。
(2)研究人员以大豆“黑农37”胚尖为外植体,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EPSPS基因成功转入大豆,大豆产生了更多的EPSPS来抵抗草甘膦,从而使其不被杀死。
(3)要测定EPSPS基因最终是否整合到大豆的某一染色体上,可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方法,或直接测定该染色体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。
(4)上述过程③的操作首先是将胚尖放入到含        的侵染液中处理,然后再转入到含           的培养基中培养形成抗性芽,最后长成抗草甘膦的大豆植株。大豆胚尖细胞能长出一个完整植株的原理是胚尖细胞具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。
(5)抗性芽的诱导形成过程如下:配制完全培养基,在培养基中加入0.2mg/L吲哚丁酸和不同浓度的6-BA等物质,再将大豆胚尖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,结果如下表:
| 6-BA浓度 (mg/L)  | 
   抗性芽的诱导率(%) | 
  ||
| 2周 | 
   3周 | 
   4周 | 
  |
| 0 | 
   29.7 | 
   42.7 | 
   44.5 | 
  
| 1 | 
   30.1 | 
   42.4 | 
   53.7 | 
  
| 2 | 
   35.2 | 
   72.1 | 
   89.1 | 
  
| 3 | 
   34.6 | 
   66.1 | 
   84.5 | 
  
| 4 | 
   34.7 | 
   58.6 | 
   62.8 | 
  
| 5 | 
   31.3 | 
   56.1 | 
   61.4 | 
  
 
上述结果表明,随着培养基中6-BA浓度的增加,抗性芽的诱导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。诱导抗性芽的6-BA最适浓度为          。抗性芽的形成必须要经过           过程。
相关知识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试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