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
[北京]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卷(文综)
图1为我国华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,读图,回答1、2题。
据图可知
| A.乙村人比甲村人先看到日出 | B.②点比①点流水侵蚀作用强 |
| C.甲村落规模通常比乙村落小 | D.乙村的降水量远远多于甲村 |
该区域
| A.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| B.交通闭塞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|
| C.农业生产常年受到台风的危害 | D.夏季,山区可能会出现泥石流 |
- 题型:1
- 难度:较易
- 浏览:1072
图2中数字代号表示新加坡(2°N)、巴黎(49°N)、乌鲁木齐(47°N)、开普敦(34°N)4个城市。读图,回答3、4题。
图中①~④分别代表的城市是
| A.开普敦、巴黎、乌鲁木齐、新加坡 |
| B.乌鲁木齐、巴黎、开普敦、新加坡 |
| C.乌鲁木齐、开普敦、巴黎、新加坡 |
| D.巴黎、乌鲁木齐、新加坡、开普敦 |
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| A.①地冬至日的白昼最长 |
| B.②地沿岸的洋流是寒流 |
| C.③地降水集中在7月份 |
| D.④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|
- 题型:1
- 难度:较易
- 浏览:339
皖江(长江安徽段)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,利用江、浙、沪等沿海地区产业部门“腾笼换鸟”之机,形成了纺织、家电、汽车产业基地。据图3和资料,回答5、6题。
沿海地区产业部门“腾笼换鸟”的主要原因是
| A.消费市场呈饱和状态 |
| B.地价、劳动力成本高 |
| C.能源、资源消耗殆尽 |
| D.交通枢纽的地位下降 |
对皖江沿岸工业带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
| A.地处我国中部地区,水热资源非常丰富 |
| B.主要依靠水运联系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 |
| C.汽车等产业吸引大量零部件配套企业聚集 |
| D.以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高端产品为发展目标 |
- 题型:1
- 难度:较易
- 浏览:786
2008年1月,广西昭平县茶叶生产因自然灾害造成很大损失,受灾茶园面积约6万亩,特别是海拔350米以上的中高山茶园普遍受害。读表1,回答7、8题。
表1: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生产状况统计表(2002年)
|
|
茶园面积
(万公顷) |
茶叶产量
(万吨) |
茶叶出口量
(万吨) |
| 中国
|
113
|
75
|
23
|
| 印度
|
51
|
83
|
22
|
| 印度尼西亚
|
16
|
17
|
10
|
| 斯里兰卡
|
19
|
31
|
29
|
| 其它
|
61
|
100
|
59
|
有关茶叶生产的叙述,正确的是
| A.印度茶叶单位面积产量高于中国 | B.茶叶产量与茶同面积呈正相关关 |
| C.茶叶出口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| D.中国茶叶人均出口量为世界最高 |
与印度相比,中国茶叶生产
| A.气候条件优越,水热条件配合好 |
| B.受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|
| C.可能受到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威胁 |
| D.机械化程度高成为最突出的优势 |
- 题型:1
- 难度:较易
- 浏览:1817
工业革命以来,人类大量使用石油、煤炭等化石燃料,从而加剧全球变暖,带来气候多变、灾害丛生等严重后果。为此全社会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。图4示意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,读图4,回答9~11题。
图中
| A.①—②—③反映碳在大气圈、水圈、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|
| B.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,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 |
| C.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,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|
| D.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|
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⑤及可能的后果是
| A.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| B.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 |
| C.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 | D.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 |
据图分析,我们可以把“节能减排”的重点放在
| A.更多使用燃烧植物获得的绿色能源 | B.减少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动物饲养量 |
| C.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 | D.大规模的发展重化工等高能耗企业 |
- 题型:1
- 难度:较易
- 浏览:18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