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
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(全国甲卷)
春秋时期,周王室衰弱,齐、晋、楚乃至吴、越等诸侯国争当“盟主”。获得盟主身份意味着( )
A. |
拥有分封诸侯的权力 |
B. |
成为诸侯国的“大宗” |
C. |
免除交纳贡赋的义务 |
D. |
取得号令各国的地位 |
- 题型:1
- 难度:中等
- 浏览:2
《齐民要术》提倡在市场附近种植速生树种以获利。隋代长安大量屯兵,出现“樵贵帛贱”的现象。唐中期“京师苦樵薪乏”,后期百姓甚至砍伐桑树,运到市场上“卖作薪蒸”。上述现象表明隋唐时期( )
A. |
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|
B. |
都城能源问题突出 |
C. |
自然生态环境好转 |
D. |
市镇经济开始崛起 |
- 题型:1
- 难度:中等
- 浏览:2
明弘治年间(1488-1505),进士邝璠编撰《便民图纂》,内容强调“以衣食生人为本”,涉及生产、生活、医疗等,同时将所引图幅中一些艰涩的诗歌改写成通俗易懂的民歌。明中后期,此类日用之书十分流行。这反映出当时( )
A. |
朝廷强化社会控制 |
B. |
士大夫生活平民化 |
C. |
知识受众范围扩大 |
D. |
四民社会结构打破 |
- 题型:1
- 难度:中等
- 浏览:2
清代,《三国演义》《西游记》等数十部小说被翻译成满语印行。另《大清律例》规定,对内容“秽恶”的小说“尽行销毁”,如再制作、售卖、阅读,加以刑处。这使( )
A. |
通俗文化发展陷入停滞 |
B. |
法律体系完成了儒家化 |
C. |
君主专制统治趋于僵化 |
D. |
传统社会伦理得到维护 |
- 题型:1
- 难度:中等
- 浏览:2
据研究,19世纪上半叶,江南的地权相对集中,此后一段时期,一些府县地权趋于分散。例如1888年,有报道称镇江府“大地主不复存在”,大部分土地掌握在个体小农手中。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( )
A. |
西方列强入侵 |
B. |
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渐发展 |
C. |
太平天国运动 |
D. |
农村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 |
- 题型:1
- 难度:中等
- 浏览: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