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昌宏宇学校
  首页 / 高中历史 / 试卷选题
  • 编号:129696
  • 题量:14
  • 年级:高三
  • 类型:月考试卷
  • 地区:天津
  • 更新:2021-09-08
  • 浏览:1348
天津七校高三四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
1、

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《校雠通义》(雠,chóu,校对)中说:“后世文字,必溯源于六艺,六艺非孔氏之书,乃《周官》之旧典也。《易》掌太卜,《书》掌外史,《礼》在宗伯,《乐》隶司乐,《诗》颂于太师,《春秋》存乎国史。”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()

A.学在官府 B.有教无类
C.私学兴起 D.百家争鸣
  • 题型:1
  • 难度:中等
  • 浏览:1359
2、

20世纪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有下列宣言:“‘冷战’和它会变成真正的战争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,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。……在这种情况下,和平共处的原则,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。因此,这些原则——包括人民享有自决、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、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方法的权利——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的基础。”这次国际会议是()

A.亚非会议 B.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
C.日内瓦国际会议 D.中印外交会议
  • 题型:1
  • 难度:较易
  • 浏览:1275
3、

苏轼曾经指出:“民庶之家,置庄田招佃农,本望租课,非行仁义,然犹至水旱之岁,必须放免欠负、贷借种粮者,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,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。”这说明宋朝时期( )

A.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
B.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
C.从宋朝开始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情况
D.宋代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
  • 题型:1
  • 难度:较易
  • 浏览:1830
4、

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,被迫流亡他国。1631年,他称旅居的城市是“货物无奇不有”之地。他问道,“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,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?”由此可知,当时笛卡尔流亡于()

A.意大利 B.西班牙 C.荷兰 D.英国
  • 题型:1
  • 难度:较易
  • 浏览:1140
5、

马克思在《德意志意识形态》一文的注释里说:“历史上的晚期时代对早期时代的认识当然与后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同,例如,希腊人是作为古希腊人认识自己的,而不像我们对他们的认识那样,如果指责古希腊人对自己没有像我们对他们的这种认识,就等于指责他们为什么是古希腊人。”下列与此观点相符合的评述是()

A.历史认识都是从现实出发的
B.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没有规律可寻
C.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
D.历史认识应还原到历史时空中去
  • 题型:1
  • 难度:中等
  • 浏览:1075
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